2022年度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需要提前準備這些!
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國家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越來越多寬松的創業政策,讓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不過也正因為快速增長的高企數量,讓高企認定的政策逐步收緊,申報的審查標準也越來越嚴格,因此對于想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最好能盡早開始做準備,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成功率才會提高。
提前梳理知識產權情況
高新技術企業的一個硬性條件就是企業必須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確指出: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根據《工作指引》,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實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首要指標,所占分值高達30分。且現在的高企評審不再只是數量多就能拿高分的局面了,現在保證有數量的同時還要體現有質量的存在,這個質量表現在知識產權類型、與產品的相關度和技術先進性等方面。所以企業一定要盡早規劃好知識產權技術,保證數量和質量同在。科技成果轉化是指將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轉化為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其主成果一般有硬件、軟件、工藝、方法、服務等,副成果一般有標準、專利、論文、圖紙、著作、報告等。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新技術企業評審認定條件中另一項高分項,所以企業應該在前期就規劃做好立項評估定位,注重立項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風險可控;同時還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術難題,以此推動企業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才能使其在評分中拿到高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指引中明確了研發費用歸集的范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同時明確指出企業應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列支并單列到具體研發項目。如果企業在前期并沒有將研發費用單列到項目甚至沒有在賬內單獨列支研發費用,那么必然導致企業財務人員在申報高企認定時,才臨時按照《工作指引》要求,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認定,工作量非常大,有時甚至都是在做無用功。因此,提前歸集財務費用是十分重要的準備環節。合理的人員結構也需要提前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中明確規定研發人員要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要在10%以上。所以企業應當對人力資源進行專業系統的規劃,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體系,以此滿足公司和員工發展的需求。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Ⅰ類: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Ⅱ類: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不含商標)。形式:自行投資、向他人轉讓、許可他人使用、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依據: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證明材料要全面、多樣、專業、清晰。凈資產增長率=1/2(第二年末凈資產÷第一年末凈資產+第三年末凈資產÷第二年末凈資產)-1銷售收入增長率=1/2(第二年銷售收入÷第一年銷售收入+第三年銷售收入÷第二年銷售收入)-1注:企業凈資產增長率或銷售收入增長率為負的,按0分計算。第一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0的,按后兩年計算;第二年末凈資產或銷售收入為0的,按0分計算。企業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稅收減免、人才引進、上市加分以及資金補貼等優惠政策,想要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提前規劃尤為重要。